东湖快语丨“海上钢琴师”,属于大江大湖大武汉的诗意浪漫
东湖快语丨“海上钢琴师”,属于大江大湖大武汉的诗意浪漫
东湖快语丨“海上钢琴师”,属于大江大湖大武汉的诗意浪漫以高质量发展的(de)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正在成为自上而下的共识(gòngshí)。
江西省委财经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提出(tíchū),要千方百计稳住外贸出口,加大出口型重点(zhòngdiǎn)企业服务力度,促进外贸促稳提质。
作为中部外贸(wàimào)大省,江西身兼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shìyànqū)等国家战略为一身(yīshēn),多个地市获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加工贸易(màoyì)转移承接示范地,在全国的对外开放格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面对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为支持(zhīchí)相关外贸企业纾困(kùn)转型,坚定企业发展信心,江西出台省级层面专项政策,统筹发挥各方面力量,从(cóng)企业生产经营全链条、全方位给予超常规支持。
稳住外贸基本盘,江西(jiāngxī)出手了。
江西外贸的韧性(rènxìng)从何而来?
今年一季度,江西地区(dìqū)生产总值达7927.1亿元,同比增长5.7%。三次产业稳中有升(wěnzhōngyǒushēng),“三驾马车”同步发力,顶住了日益复杂严峻的外界压力,呈现出强大的经济(jīngjì)韧性。
在备受关注的外贸(wàimào)方面,江西一季度(yījìdù)实现(shíxiàn)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049.7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4.3%,有力托起了外贸大盘,成为稳外贸的重要力量。
数据显示,江西70%以上的外贸进出口总额(zǒngé)来自民营企业(mínyíngqǐyè),约90%的外贸主体都是民营企业,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呈现出更强的内生动力(dònglì)。
一般而言,民营企业具有生产经营(jīngyíng)自主的灵活性(línghuóxìng),善于敏锐捕捉市场机会,能迅速响应国内国际市场需求,展现出更充足(chōngzú)的外贸发展活力。
从以(yǐ)外资为主转向以民营企业为主的新格局,既让江西得以从容应对关税战升级的冲击,又能率先(shuàixiān)走在“内外贸一体化”转型的前列。
与(yǔ)民营企业作为生力军的结构相比,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尤其是(shì)高技术产品、“新三样(xīnsānyàng)”出口产品的崛起,则为江西外贸带来新的增长极。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江西(jiāngxī)锂电池、家电(jiādiàn)、平板显示模组出口分别增长279.4%、26.6%、17.8%。而去年平板显示模组、空调(kōngtiáo)、中央处理部件、商用车出口更是(gèngshì)分别增长207.9%、190.1%、112.7%、56.9%。
产业(chǎnyè)升级(shēngjí)带动外贸升级,产业向“新”带动出口竞争力提升。改革开放之初,江西多以资源品、农产品出口为主,贸易(màoyì)对象(duìxiàng)只有为数不多的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随着先进制造(zhìzào)业蓬勃发展,尤其是“1269行动计划”持续发力,江西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xīnnéngyuán)、新材料等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带动出口竞争力的全面提升,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日益成为新的出口主力。
同时,江西着力打造对外开放通道,不断培育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以口岸经济为依托,以跨境电商为载体,在关键时刻发挥(fāhuī)着托底(tuōdǐ)外贸的重要(zhòngyào)作用。
在口岸经济方面,江西已形成以(yǐ)四大(sìdà)口岸、五大综保区、六大新兴(xīnxīng)业态、八大功能平台(指定监管场地)为基础的对外开放通道,让一个不沿海、不沿边的内陆省份,得以跃升为内陆开放高地。
图说(túshuō):九江港集装箱码头。图/本文图片均由江西省商务厅提供
在跨境电商方面,江西(jiāngxī)坐拥南昌、赣州、九江、景德镇、上饶等(děng)9个跨境电商综试区,以及南昌、赣州、九江、吉安等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全省各地集聚了3000多家(duōjiā)跨境电商企业,为外贸稳定增长、打造全国构建新发展(fāzhǎn)格局重要战略支点做出了重要贡献。
5月7日,2025江西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交流会在南昌召开,以“数实融合·品牌出海”为主题,聚焦(jùjiāo)跨境电商与(yǔ)产业链深度(shēndù)融合、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高质量出海、数字技术重塑外贸新生态等(děng)深度交流,持续探索跨境电商行业发展新趋势、新模式。
图说:2025江西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交流会在(zài)南昌举办(jǔbàn),一批跨境电商合作项目现场签约。
今年江西(jiāngxī)省政府(jiāngxīshěngzhèngfǔ)工作(gōngzuò)报告提出,2025年江西将稳定和扩大“新三样”、机电、特色农产品等出口(chūkǒu),拓宽中间品出口渠道,加快跨境电商、海外仓、保税维修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积极稳妥推进新型跨境易货贸易。
图说:赣州陆港国际跨境数字(shùzì)物流有限公司在布达佩斯的海外仓。
民营企业的活力,产业升级的动力,改革创新的魄力(pòlì),共同为江西外贸带来(dàilái)巨大的发展韧性。
“外转外”、“外转内”两条腿走(liǎngtiáotuǐzǒu)路,是江西应对外界不确定性的(de)关键一招。
虽说外贸自身具有(jùyǒu)的韧性、超大规模(chāodàguīmó)市场的空间,足以让许多省市从容面对关税(guānshuì)战。但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之下,贸易冲突注定短期难以消停,外界环境日益严峻复杂,在被动应对之外更需主动作为。
这种背景下,无论是“外转外”还是“外转内”,都有(yǒu)了现实(xiànshí)的紧迫性,既需要企业的主动(zhǔdòng)转型,也离不开政策的保驾护航。对此,江西正从开拓多元化市场、加大金融支持、全链条(liàntiáo)降低成本、筑牢保障体系等方面着手,实打实助力企业转型发展。
外转外,指向的是(shì)大力拓展海外新兴市场(shìchǎng),以多元化市场布局、全球化贸易合作对冲风险,不再依赖存在巨大风险的单一市场。
图说:江西组织500余家企业齐聚第137届广交会,大力(dàlì)开拓(kāituò)多元化国际市场。
早在10多年前,我国就已发起“一带一路”倡议(chàngyì),5年前联合东盟等周边国家和地区打造了(le)有“亚太最大自贸区”之称(zhīchēng)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如今,“一带一路”国家和RCEP国家,已取代美国(měiguó)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江西(jiāngxī)也是如此。目前,江西与全球228个国家和地区(dìqū)有贸易(màoyì)往来。早在2022年,东盟(dōngméng)就取代美国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来自“一带一路”伙伴的贸易占比也在持续提升(tíshēng)。截至2025年一季度,江西对东盟进出口占比高达21.3%,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占比超过50%。
贸易伙伴日益多元化的背后,既(jì)是江西积极参与(yǔ)共建“一带一路”、高水平对接RCEP、中欧投资等多双边经贸协定的结果,也与当地借助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shìyànqū)释放出双向开放的动能不无关系。
在4月初,江西在广深(guǎngshēn)港澳四地联动举办江西—粤港澳大湾区(qū)经贸活动(huódòng)周活动,特别推出“赣贸(gànmào)优品 惠通全球”贸易供采(大湾区)专场对接会,从大湾区链接国际贸易网络,拓展全球“朋友圈”,首场活动意向订单金额超500万美元。
图说:2025年4月1日(rì),“赣贸优品 惠通全球”国内首场江西贸易供采专场对接会在(zài)粤港澳大湾区举办。
外转内,即出口转内销,借助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内外贸一体化”,以国内大循环的稳定性和确定性,助力企业应(yīng)对外部冲击(chōngjī)。
作为消费大省,江西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43万亿元,且增速连续多个季度跑赢全国。不只是本省,统一大市场之下的全国市场,都(dōu)是江西外贸企业的转型阵地。无论是服装(fúzhuāng)、家电、家具的外贸“老三样”,还是(háishì)以锂电池、新能源汽车(qìchē)、光伏为代表的“新三样”,江西诸多(zhūduō)外贸企业都能在国内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出口转内销不(bù)是新鲜课题,但(dàn)由于国内外市场体系存在差异,产品标准(biāozhǔn)不一致、渠道不熟悉、品牌不响亮等问题始终横亘在许多外贸企业(wàimàoqǐyè)面前。面对突如其来的外界冲击,单靠外贸企业很难突围,有赖政策和社会各界共同发力。
早在2020年,江西就(jiù)出台了《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zhuǎn)内销10条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对接消费需求;2022年,面对内外贸(nèiwàimào)一体化(yītǐhuà)的(de)大势所趋,江西进一步发布《关于促进我省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建设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高地;今年初印发的《江西省提振消费行动方案》,再次强调“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近期,面对(miànduì)持续升级的(de)关税战,江西省商务部门进一步采取“政府搭台+电商助力”等方式,帮助经营困难的外贸企业拓内销,纾解企业燃眉之急,坚定发展信心。目前,第一轮(dìyīlún)精选的近160家外贸企业及产品,已陆续开展线下双向对接,30余家(yújiā)外贸企业与平台(píngtái)企业已达成合作意愿。
可见,无论是“外转外”还是“外转内”,都(dōu)不是被迫之下的无奈转型,也不是外界环境急剧变化之下的权宜之计,而是回应全球(quánqiú)经济秩序变化的“先手棋”,也是企业(qǐyè)转型升级、重塑(zhòngsù)全球竞争力的必经之路。
以高质量发展的(de)(de)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江西的确定性来自何处?
过去一年来,江西经济走出(zǒuchū)一条逐季上扬的(de)(de)曲线。从去年一季度的4.0%到上半年的4.5%,从前三季度的4.7%到全年的5.1%,再到今年一季度的5.5%,增速节节攀升的背后,正是(zhèngshì)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
不只是经济总量,从消费、投资、外贸到工业(gōngyè),均呈现稳中有进、进中(jìnzhōng)提质的发展态势。今年一季度,江西消费、投资、工业分别同比增长5.5%、5.2%、8.6%,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9个(gè)、1个、2.1个百分点(bǎifēndiǎn)。
面向未来,无论是稳住外贸出口(wàimàochūkǒu)形势,还是培育新的(de)增长动能,扩大开放、促进(cùjìn)消费、推进产业升级都是绕不开的一环,这也是江西经济发展最大的确定性来源。
第一大确定性,来自“双向开放”构筑的高水平(gāoshuǐpíng)开放格局。早在2020年,江西获批(huòpī)全国第三个、中部(zhōngbù)第一个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被赋予促进贸易和投资(tóuzī)自由化便利化、降低综合物流成本、承接境内外产业集群转移等重任。
今年是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设立(shèlì)5周年。5年来,江西以内陆双向(shuāngxiàng)开放为抓手,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同步(tóngbù)发力,内外联动、双向互济,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开放体制。
对内(duìnèi),江西积极对接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重大(zhòngdà)国家战略(zhànlüè),双向奔赴,彼此赋能,推动跨区域合作步入新(xīn)的阶段;对外,高水平对标国际经贸规则,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巩固传统商路,积极开拓新路,构建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
第二大确定性,来自活力(huólì)迸发的消费市场。与沿海省份(shěngfèn)相比,江西江西正处于(chǔyú)“工业化中后期、信息化快速发展期、城镇化提质提效期(xiàoqī)、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期”,多期叠加,意味着江西正处于扩大内需、消费升级的关键机遇期,为内外贸一体化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过去10年来,江西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5000多亿元跃升到1.4万亿以上,平均每1年多就跨越一个千亿(qiānyì)级台阶,增速连续(liánxù)多年跑赢全国,最终消费支出对(duì)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升,消费堪称(kānchēng)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强大(qiángdà)的内需市场,既是“做大做强国内(guónèi)大循环”的强大依托,也是助力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的重要支撑,更是消费驱动时代助力经济增长的第一(dìyī)驱动力。
第三(dìsān)大确定性,来自蓬勃发展的“1269”现代产业体系。近年来,江西(jiāngxī)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着力做优做强做大制造业“强省重器”,深入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已从传统的农业大省迈入了新兴(xīnxīng)工业大省行列,正(zhèng)朝着工业强省而(ér)迈进。
无论置于中部地区还是放眼全国,江西的优势产业都有着关键的一席之地。且不说有色金属产业规模位居全国之首,竞争最为激烈的电子信息产业也已迈过(màiguò)万亿大关,位居全国第四位,而长三角(含江西)大飞机集群(jíqún)、鹰(yīng)饶抚昌铜基新(xīn)材料(cáiliào)集群、赣州市稀土新材料及应用集群更是跻身“国家队”。
从高水平开放到消费驱动再到产业升级,江西正在构建的(de)(de)不只是(zhǐshì)短期应对外界不确定性的“护城河”,更是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qǐng)下载“澎湃新闻”APP)
以高质量发展的(de)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正在成为自上而下的共识(gòngshí)。
江西省委财经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提出(tíchū),要千方百计稳住外贸出口,加大出口型重点(zhòngdiǎn)企业服务力度,促进外贸促稳提质。
作为中部外贸(wàimào)大省,江西身兼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shìyànqū)等国家战略为一身(yīshēn),多个地市获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加工贸易(màoyì)转移承接示范地,在全国的对外开放格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面对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为支持(zhīchí)相关外贸企业纾困(kùn)转型,坚定企业发展信心,江西出台省级层面专项政策,统筹发挥各方面力量,从(cóng)企业生产经营全链条、全方位给予超常规支持。
稳住外贸基本盘,江西(jiāngxī)出手了。
江西外贸的韧性(rènxìng)从何而来?
今年一季度,江西地区(dìqū)生产总值达7927.1亿元,同比增长5.7%。三次产业稳中有升(wěnzhōngyǒushēng),“三驾马车”同步发力,顶住了日益复杂严峻的外界压力,呈现出强大的经济(jīngjì)韧性。
在备受关注的外贸(wàimào)方面,江西一季度(yījìdù)实现(shíxiàn)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049.7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4.3%,有力托起了外贸大盘,成为稳外贸的重要力量。
数据显示,江西70%以上的外贸进出口总额(zǒngé)来自民营企业(mínyíngqǐyè),约90%的外贸主体都是民营企业,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呈现出更强的内生动力(dònglì)。
一般而言,民营企业具有生产经营(jīngyíng)自主的灵活性(línghuóxìng),善于敏锐捕捉市场机会,能迅速响应国内国际市场需求,展现出更充足(chōngzú)的外贸发展活力。
从以(yǐ)外资为主转向以民营企业为主的新格局,既让江西得以从容应对关税战升级的冲击,又能率先(shuàixiān)走在“内外贸一体化”转型的前列。
与(yǔ)民营企业作为生力军的结构相比,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尤其是(shì)高技术产品、“新三样(xīnsānyàng)”出口产品的崛起,则为江西外贸带来新的增长极。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江西(jiāngxī)锂电池、家电(jiādiàn)、平板显示模组出口分别增长279.4%、26.6%、17.8%。而去年平板显示模组、空调(kōngtiáo)、中央处理部件、商用车出口更是(gèngshì)分别增长207.9%、190.1%、112.7%、56.9%。
产业(chǎnyè)升级(shēngjí)带动外贸升级,产业向“新”带动出口竞争力提升。改革开放之初,江西多以资源品、农产品出口为主,贸易(màoyì)对象(duìxiàng)只有为数不多的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随着先进制造(zhìzào)业蓬勃发展,尤其是“1269行动计划”持续发力,江西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xīnnéngyuán)、新材料等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带动出口竞争力的全面提升,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日益成为新的出口主力。
同时,江西着力打造对外开放通道,不断培育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以口岸经济为依托,以跨境电商为载体,在关键时刻发挥(fāhuī)着托底(tuōdǐ)外贸的重要(zhòngyào)作用。
在口岸经济方面,江西已形成以(yǐ)四大(sìdà)口岸、五大综保区、六大新兴(xīnxīng)业态、八大功能平台(指定监管场地)为基础的对外开放通道,让一个不沿海、不沿边的内陆省份,得以跃升为内陆开放高地。
图说(túshuō):九江港集装箱码头。图/本文图片均由江西省商务厅提供
在跨境电商方面,江西(jiāngxī)坐拥南昌、赣州、九江、景德镇、上饶等(děng)9个跨境电商综试区,以及南昌、赣州、九江、吉安等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全省各地集聚了3000多家(duōjiā)跨境电商企业,为外贸稳定增长、打造全国构建新发展(fāzhǎn)格局重要战略支点做出了重要贡献。
5月7日,2025江西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交流会在南昌召开,以“数实融合·品牌出海”为主题,聚焦(jùjiāo)跨境电商与(yǔ)产业链深度(shēndù)融合、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高质量出海、数字技术重塑外贸新生态等(děng)深度交流,持续探索跨境电商行业发展新趋势、新模式。
图说:2025江西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交流会在(zài)南昌举办(jǔbàn),一批跨境电商合作项目现场签约。
今年江西(jiāngxī)省政府(jiāngxīshěngzhèngfǔ)工作(gōngzuò)报告提出,2025年江西将稳定和扩大“新三样”、机电、特色农产品等出口(chūkǒu),拓宽中间品出口渠道,加快跨境电商、海外仓、保税维修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积极稳妥推进新型跨境易货贸易。
图说:赣州陆港国际跨境数字(shùzì)物流有限公司在布达佩斯的海外仓。
民营企业的活力,产业升级的动力,改革创新的魄力(pòlì),共同为江西外贸带来(dàilái)巨大的发展韧性。
“外转外”、“外转内”两条腿走(liǎngtiáotuǐzǒu)路,是江西应对外界不确定性的(de)关键一招。
虽说外贸自身具有(jùyǒu)的韧性、超大规模(chāodàguīmó)市场的空间,足以让许多省市从容面对关税(guānshuì)战。但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之下,贸易冲突注定短期难以消停,外界环境日益严峻复杂,在被动应对之外更需主动作为。
这种背景下,无论是“外转外”还是“外转内”,都有(yǒu)了现实(xiànshí)的紧迫性,既需要企业的主动(zhǔdòng)转型,也离不开政策的保驾护航。对此,江西正从开拓多元化市场、加大金融支持、全链条(liàntiáo)降低成本、筑牢保障体系等方面着手,实打实助力企业转型发展。
外转外,指向的是(shì)大力拓展海外新兴市场(shìchǎng),以多元化市场布局、全球化贸易合作对冲风险,不再依赖存在巨大风险的单一市场。
图说:江西组织500余家企业齐聚第137届广交会,大力(dàlì)开拓(kāituò)多元化国际市场。
早在10多年前,我国就已发起“一带一路”倡议(chàngyì),5年前联合东盟等周边国家和地区打造了(le)有“亚太最大自贸区”之称(zhīchēng)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如今,“一带一路”国家和RCEP国家,已取代美国(měiguó)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江西(jiāngxī)也是如此。目前,江西与全球228个国家和地区(dìqū)有贸易(màoyì)往来。早在2022年,东盟(dōngméng)就取代美国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来自“一带一路”伙伴的贸易占比也在持续提升(tíshēng)。截至2025年一季度,江西对东盟进出口占比高达21.3%,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占比超过50%。
贸易伙伴日益多元化的背后,既(jì)是江西积极参与(yǔ)共建“一带一路”、高水平对接RCEP、中欧投资等多双边经贸协定的结果,也与当地借助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shìyànqū)释放出双向开放的动能不无关系。
在4月初,江西在广深(guǎngshēn)港澳四地联动举办江西—粤港澳大湾区(qū)经贸活动(huódòng)周活动,特别推出“赣贸(gànmào)优品 惠通全球”贸易供采(大湾区)专场对接会,从大湾区链接国际贸易网络,拓展全球“朋友圈”,首场活动意向订单金额超500万美元。
图说:2025年4月1日(rì),“赣贸优品 惠通全球”国内首场江西贸易供采专场对接会在(zài)粤港澳大湾区举办。
外转内,即出口转内销,借助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内外贸一体化”,以国内大循环的稳定性和确定性,助力企业应(yīng)对外部冲击(chōngjī)。
作为消费大省,江西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43万亿元,且增速连续多个季度跑赢全国。不只是本省,统一大市场之下的全国市场,都(dōu)是江西外贸企业的转型阵地。无论是服装(fúzhuāng)、家电、家具的外贸“老三样”,还是(háishì)以锂电池、新能源汽车(qìchē)、光伏为代表的“新三样”,江西诸多(zhūduō)外贸企业都能在国内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出口转内销不(bù)是新鲜课题,但(dàn)由于国内外市场体系存在差异,产品标准(biāozhǔn)不一致、渠道不熟悉、品牌不响亮等问题始终横亘在许多外贸企业(wàimàoqǐyè)面前。面对突如其来的外界冲击,单靠外贸企业很难突围,有赖政策和社会各界共同发力。
早在2020年,江西就(jiù)出台了《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zhuǎn)内销10条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对接消费需求;2022年,面对内外贸(nèiwàimào)一体化(yītǐhuà)的(de)大势所趋,江西进一步发布《关于促进我省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建设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高地;今年初印发的《江西省提振消费行动方案》,再次强调“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近期,面对(miànduì)持续升级的(de)关税战,江西省商务部门进一步采取“政府搭台+电商助力”等方式,帮助经营困难的外贸企业拓内销,纾解企业燃眉之急,坚定发展信心。目前,第一轮(dìyīlún)精选的近160家外贸企业及产品,已陆续开展线下双向对接,30余家(yújiā)外贸企业与平台(píngtái)企业已达成合作意愿。
可见,无论是“外转外”还是“外转内”,都(dōu)不是被迫之下的无奈转型,也不是外界环境急剧变化之下的权宜之计,而是回应全球(quánqiú)经济秩序变化的“先手棋”,也是企业(qǐyè)转型升级、重塑(zhòngsù)全球竞争力的必经之路。
以高质量发展的(de)(de)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江西的确定性来自何处?
过去一年来,江西经济走出(zǒuchū)一条逐季上扬的(de)(de)曲线。从去年一季度的4.0%到上半年的4.5%,从前三季度的4.7%到全年的5.1%,再到今年一季度的5.5%,增速节节攀升的背后,正是(zhèngshì)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
不只是经济总量,从消费、投资、外贸到工业(gōngyè),均呈现稳中有进、进中(jìnzhōng)提质的发展态势。今年一季度,江西消费、投资、工业分别同比增长5.5%、5.2%、8.6%,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9个(gè)、1个、2.1个百分点(bǎifēndiǎn)。
面向未来,无论是稳住外贸出口(wàimàochūkǒu)形势,还是培育新的(de)增长动能,扩大开放、促进(cùjìn)消费、推进产业升级都是绕不开的一环,这也是江西经济发展最大的确定性来源。
第一大确定性,来自“双向开放”构筑的高水平(gāoshuǐpíng)开放格局。早在2020年,江西获批(huòpī)全国第三个、中部(zhōngbù)第一个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被赋予促进贸易和投资(tóuzī)自由化便利化、降低综合物流成本、承接境内外产业集群转移等重任。
今年是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设立(shèlì)5周年。5年来,江西以内陆双向(shuāngxiàng)开放为抓手,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同步(tóngbù)发力,内外联动、双向互济,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开放体制。
对内(duìnèi),江西积极对接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重大(zhòngdà)国家战略(zhànlüè),双向奔赴,彼此赋能,推动跨区域合作步入新(xīn)的阶段;对外,高水平对标国际经贸规则,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巩固传统商路,积极开拓新路,构建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
第二大确定性,来自活力(huólì)迸发的消费市场。与沿海省份(shěngfèn)相比,江西江西正处于(chǔyú)“工业化中后期、信息化快速发展期、城镇化提质提效期(xiàoqī)、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期”,多期叠加,意味着江西正处于扩大内需、消费升级的关键机遇期,为内外贸一体化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过去10年来,江西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5000多亿元跃升到1.4万亿以上,平均每1年多就跨越一个千亿(qiānyì)级台阶,增速连续(liánxù)多年跑赢全国,最终消费支出对(duì)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升,消费堪称(kānchēng)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强大(qiángdà)的内需市场,既是“做大做强国内(guónèi)大循环”的强大依托,也是助力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的重要支撑,更是消费驱动时代助力经济增长的第一(dìyī)驱动力。
第三(dìsān)大确定性,来自蓬勃发展的“1269”现代产业体系。近年来,江西(jiāngxī)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着力做优做强做大制造业“强省重器”,深入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已从传统的农业大省迈入了新兴(xīnxīng)工业大省行列,正(zhèng)朝着工业强省而(ér)迈进。
无论置于中部地区还是放眼全国,江西的优势产业都有着关键的一席之地。且不说有色金属产业规模位居全国之首,竞争最为激烈的电子信息产业也已迈过(màiguò)万亿大关,位居全国第四位,而长三角(含江西)大飞机集群(jíqún)、鹰(yīng)饶抚昌铜基新(xīn)材料(cáiliào)集群、赣州市稀土新材料及应用集群更是跻身“国家队”。
从高水平开放到消费驱动再到产业升级,江西正在构建的(de)(de)不只是(zhǐshì)短期应对外界不确定性的“护城河”,更是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qǐng)下载“澎湃新闻”APP)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