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花都光伏“西行”记:6400万订单背后的双向赋能

体育正文 165 0

花都光伏“西行”记:6400万订单背后的双向赋能

花都光伏“西行”记:6400万订单背后的双向赋能

阳光洒在安顺市关岭自治县岗乌镇的山坡上,一排排(yīpáipái)崭新的光伏板如鳞片般整齐排列,正源源不断地将光能转化为清洁电力。这些(zhèxiē)来自千里之外——广州花都区的光伏组件(zǔjiàn),正见证东西部协作的新硕果。 关岭自治县(zìzhìxiàn)大型光伏发电场站侧景,该县致力于建设清洁能源大县,光伏项目主要分布于新铺、岗乌、沙营等镇(zhèn)。 “以前更多是(shì)资金、人才、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单向帮扶,现在我们探索的是产业互补、双向赋能,实现真正的互利共赢。”5月(yuè)21日,谈起东西部(dōngxībù)协作的话题,广东省粤(yuè)黔协作工作队安顺工作组关岭小组组长荀博一语道出了当前协作的新突破。 自2024年新一届(xīnyījiè)花都工作小组进驻关岭以来,一个工作思绪始终萦绕:如何将花都的产业优势与关岭的发展需求精准对接,让协作从“输血(shūxuè)”升级为(wèi)“造血”,进而实现“共同发展”。 光伏产业,成为了双方(shuāngfāng)破题的首要之选。 关岭,地处黔中腹地,拥有丰富的(de)光照和(hé)广阔(guǎngkuò)的山地,发展光伏产业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三线一中心”建设的推进,更是将光伏列为县域支柱产业,市场需求巨大。而在千里之外的广州花都(huādōu),广州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景公司”)作为当地重点引进的光伏能源龙头企业(lóngtóuqǐyè),正积极寻求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工作组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契合点。”荀博表示(biǎoshì),在两地党政联席会议和多次(duōcì)互访中,双方领导基于对两地实际情况的(de)深刻洞察,萌发了促成产业合作的共同愿景。“领导高度重视,工作组迅速行动,为企业牵线搭桥,这是合作得以快速推进的关键(guānjiàn)。” 起初,对于进入一个全新的西部市场(shìchǎng)(shìchǎng),高景公司市场部经理鞠昌健(jūchāngjiàn)坦言:“我们既看到(dào)了机遇,也感受到挑战。关岭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但如何快速融入、获得认可,是我们需要攻克的难关。” 花都驻关岭工作组既是牵线搭桥的(de)“媒婆(méipó)”,也成为了(le)破局的“催化剂”。他们第一时间向关岭主要(zhǔyào)领导汇报,争取支持,另一方面,积极协调关岭各部门及本土企业——关岭兴关工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关公司”),双方开始搭建起高效的沟通桥梁。 采用花都光伏组件的(de)分布式光伏项目施工现场。 “与高景公司的合作(hézuò),对我们提升本土光伏产业水平意义重大。”兴关公司副总经理成健介绍,目前双方已在两个重点项目上展开深度合作。其一是关岭(guānlǐng)整县屋顶分布式(fēnbùshì)光伏试点项目二期,装机容量26兆瓦,点位分散在新铺、岗乌、沙营、花江、断桥(duànqiáo)等多个乡镇的学校、卫生院和村委会,现已建成投运1.96兆瓦,其余(qíyú)点位正在加紧施工(shīgōng)。其二是更为瞩目的关岭岗乌镇岗联农业光伏电站项目。 “我们与高景公司签订了66兆瓦(zhàowǎ)(zhàowǎ)的(de)光伏组件采购合同,用于这个装机容量达100兆瓦的大型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安装容量33兆瓦,高景公司已累计到货组件11.2兆瓦。” 一系列合作的达成,离不开工作组的攻坚克难。他们不仅促成了(le)高景(gāojǐng)公司与兴关公司的多次互访,推动双方拟定合作框架协议,更积极协调资源(zīyuán),助力高景公司成功纳入贵州能源集团供应商名录,为(wèi)其在贵州省内更广阔市场的发展取得了关键的“通行证”。 “关岭的营商环境和合作诚意,以及工作组不遗余力的支持,让我们对在关岭的发展(fāzhǎn)充满信心。”鞠昌健表示,“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光伏组件,更是(gèngshì)先进的技术和可靠的服务。我们相信(xiāngxìn),通过与兴关公司的紧密合作,一定能为关岭的绿色能源(néngyuán)发展贡献‘花都智慧’和‘花都力量’,实现(shíxiàn)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丰收。” 从17万元的(de)岗乌镇中心村观景台光伏(guāngfú)发电站项目小试牛刀,到首期26兆瓦岗联农业光伏电站1700万元的组件采购,再到二期工程66.5兆瓦、总值(zǒngzhí)4700万元组件采购项目的成功中标,高景公司累计在关岭获得了超过6400万元的光伏项目订单(dìngdān)。 这不仅仅是数字的(de)增长,更是协作模式的升级。对此,荀博一句话直指核心:“花都的企业需要市场,关岭(guānlǐng)的发展需要技术和优质产品。这种双向奔赴,让协作从单向输出变成了互利共赢(yíng)的共同事业。” 除了光伏(guāngfú)领域,这种“双向赋能”的探索还在其他领域开花结果。 2024年9月在(zài)关岭花江镇举行“东风日产汽车下乡·贵州行”活动启动仪式(yíshì)。 花都区已在关岭举办了两场“东风日产汽车(qìchē)下乡·贵州行(xíng)”活动,累计销售汽车58辆,让利于民的同时也拓展了花都汽车的市场。此外,花都区总工会(zǒnggōnghuì)也组织职工(zhígōng)前往关岭开展补贴自助游,助力当地旅游发展。 “我们将继续深化这种合作模式(móshì)。花都是(shì)音响之(zhī)都、皮具之都、化妆品之都,拥有强大的工业产品(chǎnpǐn)优势。我们将持续推动‘工业品西行、农产品东输’,把关岭的精品水果、蔬菜引入大湾区,让两地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携手并进,共同(gòngtóng)受益。”荀博表示,双向奔赴,既是花都与关岭的互相收获,也是互相成就。 贵州日报天眼(tiānyǎn)新闻记者 彭杨
花都光伏“西行”记:6400万订单背后的双向赋能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